首页 - - 学术简讯 - 正文

珞珈艺术大讲堂第二十三讲——为什么要学习经典

发布时间 : 2024年04月01日 14:50     点击量:


本网讯(通讯员:江玉琴4月1日上午,开云电子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特邀《中国电视》杂志高级编辑李跃森在人文馆北厅召开题为《为什么要学习经典》的学术讲座,艺术学院师生到场聆听。本次讲座是珞珈艺术大讲堂的第二十三讲,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孟君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李跃森老师主要围绕“为什么学习经典”这一主题,从“何谓经典”“如何理解经典”“经典的魅力来自何处”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论述。

Part 1

1、何谓经典

李跃森老师首先向我们解释了何谓经典。他认为,经典就是在阅读后,能让人产生一种突然长大的感悟。阅读经典作品虽然涉及的是具体的问题,但最终都会指向带有终极意义的问题:人和人存在的意义。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都是具有生命的。对经典的理解不仅需要用眼睛看,更需要我们用心感受,需要投入情感才能有所体悟。

2、如何理解经典

李跃森认为我们从未真正正确的理解经典,往往存在高估或低估的现象。以“杜甫对李白的评价”、“孔子的入世与出世”、“陶渊明的侠与隐”和“被误解的林黛玉”为例,李老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向我们阐释了理解经典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人性和想象。对经典的理解过程,就是根据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对经典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去理解经典。

3、经典的魅力来自何处

在李跃森看来,经典的魅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细节的震撼力,李老师分别列举了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极具震撼力的细节,表明了一部作品的品质就取决于其中包含多少具有震撼力的时刻。二是表达的准确性,李老师以小说中的准确性描写为例,表明了经典在表达上具有惊人的、直指人心的准确性。

Part 2

在第二个部分,李跃森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三句话,并依次展开阐释。

首先是“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李跃森老师从哈罗德·布鲁姆提出“误读理论”出发,李老师作出总结,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解读。”其次是“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李老师列举了不同时期对历史人物岳飞的评价变化,结合克罗齐所认为的“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历史和生活之间是统一的关系。”阐释了历史与当代性的关系。再者是“一切真理都是简单的”李老师援引奥卡姆剃刀定律和维特根斯坦的格言,认为真正有价值的道理都是简单、直接的,伪真理才需要故作深奥、故弄玄虚。

最后,李跃森老师呼吁同学们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学习,《人间词话》用形象的语言,归纳出诗词创作,同样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Part 3

在交流环节,紧扣讲座主题,同学们就当代人应如何处理与经典的关系、对经典进行改编以及经典改编的原则和尺度、改编是否仅仅是形式的转换和原作的复现等角度与李跃森老师进行了提问与交流。李老师认为经典需要时间来证明。当代人对于经典的态度应该“慢下来”,避免碎片化、功利性和浮躁的阅读。“宁可少读,但要精读。”改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事求是”一种是“失事求似”。改编过程其实是一种形式的重新创造。改编绝不仅仅是原作的复现,必须加进影视剧创作者自己的理解。

 

 

孟君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李跃森老师从文学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各种艺术作品的魅力,又不局限于文学,还波及到了绘画、电影、电视剧甚至历史人物等十分广泛的范畴。其中李老师所提到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也为经典阅读带来了很有启发性的方法。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如何进行经典阅读和正确看待与经典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图片:段荣勋)

 



上一条:“珞珈艺术”学术沙龙第四期——“画语旋律”与“黑水中的霓虹”

下一条:我院两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立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