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黄蓓)初夏时节,新荷飘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领略伟人风采,从实践中感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与使命,2018年5月25-27日,在院党委书记丁康同志的带领下,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党员一行19人,赴湖南长沙和韶山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性教育培训之旅。通过参观学习、实践教学、专题培训,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回顾革命历史,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5日午后,培训班学员们不顾舟车劳顿,直接前往学习教育第一站——橘子洲岛,瞻仰“谁主沉浮”大型石雕像群,缅怀一代伟人丰功伟绩。
五月的橘子洲头,江风猎猎,白浪拍岸。近一个世纪前,青年毛泽东面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寒秋美景,奋笔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向苍茫大地发出“谁主沉浮”的深沉诘问,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学员们沿伟人的足迹拾级而下,站立橘子洲头,感受昔日峥嵘岁月里,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们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广阔胸怀、豪迈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林荫道两旁苍松翠柏间,巨型青年毛泽东雕像卓然屹立,俯瞰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也见证着中国旧貌换新颜的历史变迁。“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员们聆听着培训班教员的讲解,也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这一主题的时代意义。
随后,培训班学员乘车抵达韶山干部培训学院,参加为时两小时的毛泽东思想精品课程《不忘初心——从伟人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讲座由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胡蓉主讲,她从“信仰是什么”“信仰是怎样铸成的”“为了信仰能付出什么”“信仰在哪里”“信仰迸发出怎样的力量”“信仰的源泉”等六个方面,结合大量史料文献、图片视频,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赤胆忠诚,以及当代共产党员的历史重任。课堂上,学员们热情高涨,黄献文、汪余礼、欧孟宏、方志平、周钢、简敏等老师充满激情的主席诗词朗诵将气氛推向高潮,大家在互动式教学场景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
26日一早,学员们集体前往韶山毛泽东广场。虽然时逢周末,前来瞻仰主席铜像,敬献花篮的群众络绎不绝,但广场气氛庄严肃穆,秩序井然。艺术学院培训班的学员们佩戴主席纪念章,由丁康书记领队,列队缓步来到毛泽东主席铜像前,向铜像三鞠躬,敬献花篮,绕场瞻仰,并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学员们聆听了培训班教员的现场党课教学,了解了毛泽东主席早年在家乡韶山的成长与革命历程,并集体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内“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品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陈列展所珍藏的千余件毛主席遗物。伴随毛主席走过近30个年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反复使用的小小火柴盒,断了腿又接上继续使用的眼镜架,明细清晰的日常生活账簿和交纳党费清单,堆满半张床的古今中外书籍,婉拒亲戚托请的回信……遗物馆馆藏于点点滴滴中还原了一代伟人简朴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人格风范,学员们在具体而鲜活的历史遗存前又一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培训班驱车前往韶山冲毛主席故居。坐落在茂林修竹、青翠环绕山冲内的主席故居自然古朴。1927年毛泽东曾回家乡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此后直到1959年才再度回乡,就在韶山故居,主席深情写下《七律·回韶山》一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追怀之余又表达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培训班学员们依次参观了故居内部陈列,了解毛主席早年在故居生活学习、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并于主席少年时代就学的南岸私塾内瞻仰青年毛泽东鎏金塑像,参观“毛泽东与他的儿女们”主题图片展览。
下午,培训班按计划前往韶山冲西的滴水洞毛主席别墅参观。滴水洞坐落在“灵秀聚钟人未识,石桥如锁几重关”的龙头山,这里风景清幽怡人,1966年6月毛主席回乡时曾居住于此。楼内设主席当年使用过的办公室、卧室、书房、会客厅、会议室等。在主席生前影像资料和韶山历史文献展室内,学员们认真观看了主席畅游长江、召开会议、接见外宾的历史影像,以及主席在韶山活动的珍贵图片,而一首主席创作于滴水洞的七律《有所思》也引起了学员们的浓厚兴趣。随后大家依山而上,前往虎歇坪毛主席祖父墓凭吊。韶山赤子,桑梓情深,从“毛主席最后一次回韶山”主题党课中,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伟大领袖对故土家园长久而深情的眷怀与期待。
晚上,培训班学员观看了以毛泽东同志革命生涯为题材的大型4D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全剧分为“序”“安源煤矿”“秋收起义”“万里长征”“民族抗战”“扭转乾坤”“开国大典”六个篇章,演出将毛主席波澜壮阔,坚定追求革命真理的一生以恢宏震撼的视听效果呈现出来。惨烈悲壮的“飞夺泸定桥”,艰苦卓绝的过雪山草地,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浓浓的历史硝烟背后,也有革命志士面对娇妻稚子的动人亲情,与面对生死抉择时毅然决然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演出以新颖的形式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专题教育课,学员们纷纷感言,回顾革命历史更令我们感恩和平现实,革命先烈的热血忠魂,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歌,是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追求崇高革命理想的基本思想动力。
27日上午,培训班学员们出发前往长沙,展开对岳麓书院、爱晚亭的追寻之旅。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座落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内,历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绵延。1918年6月毛主席于一师范毕业后,与蔡和森等友人借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共同实践建设“岳麓新村”的构想,并于此主编《湘江评论》,从而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27日的长沙细雨绵绵,学员们在岳麓书院内驻足聆听讲解,详细了解书院的辉煌往昔与百年前毛泽东等志士仁人在书院内学习、活动的历史。
为期三天紧张、充实的韶山红色革命教育之行结束了,在踏上返程列车之际,方志平老师一首《韶山行感怀》传达出了培训班众多参训学员的共同心声:“珞珈同仁访圣归,薄雾细雨梦萦回。誓学伟人创大业,开天辟地立丰碑。”探访伟人故里,重温革命历史,短短三天的参观学习虽然很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党性教育还将持续下去。作为党的事业的后继者,如何将革命精神与传统实践于日常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努力实践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将会是我们永不止息追求的理想目标。